五首值得品悟一生的禅诗,安静而美好,让心境豁然开朗

发布日期:2024-03-27 07:20    点击次数:75

许多朋友钟情于禅诗。禅诗,顾名思义,蕴含着深邃的禅宗理念和意境。例如,相传佛祖曾创作一首四字禅诗《诞生偈》: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今兹而往,生分已尽”。

禅诗大致可分为两类。一类是禅理诗,其主要特点是充满哲学思考和智慧,展现出深刻的辩证思维。另一类则反映了僧侣和文人在修行与悟道过程中的生活,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禅境和心境。这类禅诗通常描绘佛寺山居的环境,营造出一种洁净无尘、超凡脱俗的山林景致,引领人们达到一种空无一切、心无杂念、淡泊宁静的心境。

今天我们共同品味几首禅诗,感受那份清幽的禅意之美。

首先来看这首。叫《开悟偈》,这首诗是一个唐代的比丘尼写的,这个人叫无尽藏。

《开悟偈》

终日寻春不见春,芒鞋踏破岭头云。

归来偶把梅花嗅,春在枝头已十分。

尽藏这一名称颇为引人注目,她是唐代南华禅寺的一位比丘尼,一位女性修行者。她曾身着芒鞋,四处云游,踏遍南方五岭的山水,诚心学习佛法,参拜众多高僧大德。经过长期修持,无尽藏对佛法的理解日渐深入。

这首诗的来源据说与一次归来有关。无尽藏结束了几年的云游学习,回到她曾经常住的山涧寺。当时正值严冬,天气极为寒冷,然而她却看到寺内几株梅花顽强地在风雪中绽放。这一幕瞬间让她感受到了天地间的一缕春意。

无尽藏放下行囊,顿时豁然开朗,意识到若不经历严寒,怎能闻到梅花的芬芳?她联想到自己,如果没有师傅的指点,不努力参悟佛法,不外出游历,又怎能对佛法有更深的领悟。于是,无尽藏豁然开悟,写下了这首诗。

这首禅诗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誉:“终日寻春不见春,芒鞋踏破岭头云。”这里的“春天”象征着我们不断追求的美好事物。我们之所以始终未能找到春天的踪迹,并非因为我们不勤奋、不勇敢或愚笨,而是因为我们过于担忧得失,既不愿放弃,又极力索取,最终却发现在尘世中迷失了方向。

“归来偶把梅花嗅,春在枝头已十分”表明,有时我们苦苦寻求的东西转身便在眼前。正如辛弃疾所言: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”无尽藏归来时偶然发现庭院里的梅花已盛开,春意原来就在枝头!

有句俗语说得好,即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。这首禅诗传达的正是这一道理。无论是种植花草、爱情婚姻,还是商业交易,当我们专注于手头的事情时,实际上已经打开了局面。当我们放下对结果的执着时,恰恰是收获的时刻。

再来看这首《春有百花秋有月》。这首禅诗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,很经典。作者是宋朝的无门慧开禅师。

《春有百花秋有月》

[宋] 无门慧开

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。

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

无门慧开是一位很有思想深度的得道高僧,他从小就开始修行。长大后,他在南峰石室独自居住,沉浸在禅思中,这样过了五、六年,大有进益。后来他的名声远播,宋理宗还曾请他到宫里去讲经说法,并赐给他金紫衣,封他为“佛眼禅师”。

慧开禅诗的这首禅诗传达了一种思想,就是大自然足够美丽,如果我们能抛开世俗的很多琐碎事物,那么我们的内心就能变得更明亮,这样就能随时欣赏四季更替带来的那些美好、随时能拥有没有闲事挂心头的那种快乐。

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简简单单,不难理解的诗句,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。很多人在人生痛苦的时候读到这首禅诗,得到了很多抚慰。这就是禅师穿越光阴的力量。

再来看看这首禅诗,元代石屋禅诗写的:《裁缝诗》

[元] 石屋

手携刀尺走诸方,线去针来日日忙。

量尽前人长与短,自家长短几时量?

石屋禅师是元代著名高僧,是曹洞宗的一代宗师,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大影响,被誉为“僧中之仙”。石屋禅师酷爱诗歌,一生创作了许多富有禅意的诗篇,这些诗篇常以小见大,颇值得细读。

其中一首诗便是以裁缝为喻,寓意深刻。诗中写道:“手携刀尺走诸方,线去针来日日忙。”描述了裁缝四处奔波,为人们制作衣物的情景;尤其在古代,一些官宦显贵的家庭,更是需要裁缝上门服务,为他们量身定做衣裳。

然而,诗中接着问道:“量尽别人长与短,自家长短几时量?”这句话引人深思,暗示着裁缝虽然常为他人测量衣物的长短,却从未为自己量度。这不禁令人反思,在现实生活中,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评判他人的优劣,却很少停下来审视自己的长短。

石屋禅师这种强调自省的禅意与儒家的“自省吾身,常思己过,善修其身”的思想颇为相似。儒、释、道三家思想本就各有特色,但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。

这首禅诗不仅告诉我们要对他人宽容,不要过分关注他人的缺点,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自满自大。古代许多有成就的学者都保持着谦虚的态度,如孔子虽已学识渊博,仍虚心求教,曾三次拜访老子学习。

再来看看这首《山居诗》

[元] 石屋

过去事已过去了,未来不必预思量。

只今只道只今句,梅子熟时枙子香。

这首诗描绘了禅师日常修行时的一种心态,即我们所谓的“活在当下”。

往昔之事已成追忆,未来之事尚未降临,我们无需过分纠结。专注于当下,正如梅子成熟之时,自然会有栀子花的芬芳飘散。

诗中展现了一种“心的安宁”。这种“心的安宁”不仅对于僧侣有益,对于普通人而言,拥有一个平静的内心,能够提醒自己活在当下,无需过多地忧虑未来或追忆过去,珍视眼前的美好,也是一种心灵的修行。

最后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《禅悦》出自清朝诗人张问陶:

门庭清妙即禅关,枉费黄金去买山。

只要心光如满月,在家还比出家闲。

张问陶,字仲冶,又字柳门,是清代四川遂宁人,杰出的诗人、诗论家及著名书画家,亦有“老船”之号。此号源于其故乡遂宁城郊一座形似小船的秀美山丘,名为船山,故自号船山,并自嘲为“老船”。他擅长画猿,故又称“蜀山老猿”。

张问陶于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中进士,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、吏部郎中等职,晚年周游于江南大地。他的一首禅诗颇具趣味,意在表达即使在清幽的家中修持,亦能进入禅境,无需耗费巨资购买山林以求幽静。只要心性清明,即使居家,内心亦可比出家人更为清净。这首诗实际上颇有道理,不禁让人想起之前我们讨论过的,悟空曾对唐僧说:“只要你见性志诚,念念回首处,即是灵山。”正所谓大隐隐于市,若一个人真心欲行某事或修行,无需任何形式,每一刻皆可从身边之事着手。